主要措施和成效:
一是路面治超联合执法效能进一步提升。交通运输、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紧密配合,协调一致,今年以来持续开展“逢5统一行动日”等联合执法行动901次,检查重型货车119396辆次,查处货车超限超载7880辆次(其中查处“百吨王”337辆次),查处非法改装、拼装行为362起,卸载货物82383.54吨,查处车辆数创历年新高,有力震慑了违法超限行为。
二是源头管控有新举措。按照“管行业必须管安全”的要求,明确了工业和信息化、自然资源、住房城乡建设、水利、应急管理、市场监管等各职能部门对货物装载源头的监管责任,公布重点货运源头单位19家,积极推动重点货运源头单安装称重检测设备,加强货车出场装载情况远程监管,防止违法超限超载车辆出站出场。检测“百吨王”通行车辆次数大幅减少,1至8月检测到“百吨王”车辆数205台,同比下降99.24%。
三是后续处理措施再加码。集中约谈违法情况严重的道路运输企业30余家,对广西铭轩汽车运输有限公司等6家超限超载严重的运输企业作出了责令停业整顿的行政处罚,注销了74辆严重超限超载车辆的营运资格。
四是治超执法监督全面覆盖,市交通运输局、市工信局、市应急管理局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等部门组成联合督查组,每月至少开展1次实地督查,督查已覆盖全市15个县区、开发区,使治超执法监督成为解难题、促落实的利器。
五是创新工作方法打造治理亮点。大力推进科技治超,提高执法工作效率。市级治超非现场执法建设项目一期如期完工,项目二期建设正在扎实有序推进;交通运输、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积极探索治超非现场联合执法模式,已起草相关联合执法程序及工作规范。武鸣区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辖区实际,高效精准的治理模式,率先建设辖区内10个非现场执法点,对重点路段实行实时监控,并实现了部门之间高效联动,治超工作成效显著。
下一步,南宁市将继续健全治超基础监控网络,强化治超联动机制,突出科技引领监管,加大普通国省干线公路、农村公路和源头治超力度,规范联合执法工作,加强宣传引导,努力提升全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治超工作的认知度和满意度,为群众出行营造安全、良好的交通运输环境。